新闻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李峥教授团队探究中老年人群认知发展轨迹规律

近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李峥教授团队在国际老年学TOP3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s(中科院一区,IF=12.4)发表文章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ling for cognitive change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该研究系统总结了基于群体轨迹模型(GBTM)的中老年认知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与健康结局,为了解认知老化的异质性提供依据。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认知健康已成为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等五大数据库,最终纳入35项纵向研究,涵盖中国、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样本量从318至19422人不等。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的认知轨迹主要呈现三种模式:“高稳定型”“中度下降型”和“快速下降型”。其中,“高稳定型”和“中度下降型”最为常见。

研究指出,教育水平高、积极参与认知与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好、社交网络强等因素是维持认知功能的重要保护因素。而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等慢性病的人群则更容易出现认知快速下降。尽管目前关于生物标志物与脑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但现有证据表明APOE ε4等位基因、Aβ沉积、tau蛋白升高、内嗅皮层变薄等与认知下降显著相关。此外,认知快速下降与痴呆、死亡、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低教育、低收入、农村居住、独居等高风险人群,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管理慢性病、增强社会参与等措施,促进认知健康老龄化。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认知老化的异质性轨迹,也为未来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374215)的资助。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李峥教授为通讯作者,护理学院教师张欢和2023级博士生陈红丽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rr.2025.1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