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的是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塑造和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掌握实践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专业态度,而且要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获得正向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行为。学院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遵循“系统性、基础性、层次性、创新性”原则,构建了由实验室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学习、综合实习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阶段: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是培养合格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根据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基础护理技能、健康评估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教学采用了阶段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明确了各阶段课堂及临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策略及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本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模仿和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护理技能操作。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第二阶段:临床见习

本阶段要求学生运用课程中学习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护理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为临床患者解决基本的护理问题(如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测量、饮食护理、皮肤观察、给药、输液等),满足患者基本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严格遵守无菌隔离技术、职业防护,对患者表现出关心、尊重、爱护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三阶段:临床学习

本阶段重点学习护理专科知识,同时将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分项贯穿到每一门临床护理课程中,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使学生护理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护理技能得以熟悉和应用,并在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职业情感。

第四阶段:综合实习

学生通过综合实习前的强化训练和连续近10个月的临床实习,将课堂学习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运用于为临床患者解决问题中,并在实习中不断强化和理解课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在实习结束时能够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独立为患者解决临床基本问题并熟练运用护理技能。

以上四部分的实践教学从时间上由少到多,从专业技能上由易到难,从教学难度上由浅入深,正是这四部分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解除了学生对临床环境的紧张感,帮助学生完成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