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自1996年成立之初,率先在国内进行了护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先后完成了“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护理专业课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对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和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出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思想,淡化了学科界限,形成了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其基本构成是“公共基础和人文素养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三大部分。
“公共和人文素养课程群”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理解服务对象的知识,形成尊重服务对象的态度,获得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沟通协作能力,获得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精神追求;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的技能、具备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体魄。人文素养课程群的主要课程除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两课”内容外,还包括《英语》、《信息学》、《数据统计与分析》和《体育》等课程。并结合护理专业的特殊要求增加了《心理学概论》、《人类发展与哲学》、《人际沟通》、《生命伦理与法规》等内容。本课程群不仅仅包括课堂学习,更强调所学知识的具体使用,贯穿全部教育过程。
专业基础课程群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使学生具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了解,理解外界刺激对人体生物学变量的影响和作用。其基本课程是按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性地设置的,同医学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有所区别,包括按照人体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到异常的病生理改变组织的课程--《人体生物学Ⅰ、Ⅱ、Ⅲ》,以及《卫生服务体系》、《生物化学》、《药物治疗学》、《生长发育》、《营养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等课程。
护理专业课程群是教会学生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方法以及能够满足不同健康状态下的个体和群体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培养学生作为护理专业人员持续发展的能力。此课程群按照“人体功能和基本需要模式”进行设置,主要课程包括《护理学Ⅰ~Ⅵ》、《社区护理学》、《护理教育概论》、《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学》、《专业发展》和《中医学》等。